Sunday, January 17, 2010

国大制造



今天看了一章针对政府将在近期宣布新经济模式的评论。笔者提及在去年槟州首长忍痛拒绝了三十亿外资,原因是没办法提供一千位工程师。当然一千位工程师而已,看是很简单,因为大马每年出产了数千位工程师。可是关键不是在数日,而是大马制造能否符合及衔接欧洲顶尖的科技的素质。

绝对没有要贬低大马制造工程师之意,只是让我想起了国大制造的听觉学家素质。工作了快半年,偶尔会有病人或医生问我:“你是毕业于英国的对吗?”当然不是因为英文有英国腔更不是因为口操超流利的英语, 而是因为他们看到了B.Audiology (Hons.)UKM. 在向他们解释我毕业于马来西亚之后常常会补充说:新加坡暂时没有这种科系,只有马来西亚,澳洲,英国等才有。补充这一句其实含有新加坡人kiasu的成分,主要是要让他们知道新加坡都没有那么好的科系!!!国大制造业是有素质的!!!

言归正传,回想起大学讲师在我们还没毕业时对我们施行的严厉的教学系统,超低的及格率(比起其他大学其他科系),为的就是要创造出具有竞争力,有素质的听力学家。可是往往学生们在得知他们的成绩之后都无法了解讲师们为何如此严厉,心里总在想:“我真的有那么差吗?那些及格的就有比我好吗?他们敢说没靠点运气及格吗?”当然那时候的我也有如此的想法。

站在讲师们的立场看,他们这么做有两大原因:一、担心理大和国际回教大学的追赶, 二、提升未来的听觉学家的素质。

客观地分析第一个因素:担心理大和国际回教大学的追赶

理大和国际回教大学开办听觉课程无疑是好消息,分担了国大在出产听觉学家上的压力,包括增加听觉学家的人数。可是作为东南亚第一间开办听觉科系的大学,在后有追兵的情况下,也难免会患上kiasu症。虽然说国大在这一行做了霸主好多年,理大和国际回教大学的讲师也是国大制造,这就能保证国大不会被赶上吗?任何一个人如果不不断的提升、进步迟早会被别人赶上。或许国大可以不变保持开办以来的素质,应该还可以保住一哥的地位几年,不过十年之内必被超前。原因很简单,长江后浪推前浪。

第二、提升未来的听觉学家的素质。为何要提升?现况不是好好的吗?

各位有在国内各大医院实习过的朋友,应该十分了解各位大哥大姐在毕业多年后的工作观念,还有与耳鼻喉部门同僚‘上司’的相处。 当然要改变工作观念很多时候取决于个人的性格与想法, 不过也不是不可能的任务。通过教育灌输正确的观念,确保毕业后时常保持自我提升的态度,跟进听觉学上最新的资讯才能提供最好的服务病人。更严格的考试,为的就是要看到更有素质的听觉学家。欣慰的是,讲师们早在第十届时已发现这问题从而进行了改革,不过一半的及格率也造成学生们巨大的恐慌。


或许一个脱离苦海毕业了的人,再也没资格谈这些事,不过还在为能否毕业忧心的学弟学妹们,你们可否觉得自豪当你们得知其他大学的素质,你们可否愤怒过当你们被耳鼻喉部门同僚‘上司’给于“特别”的对待,你们可否感叹过为何我们的大哥大姐可以工作得如此轻松、如此无忧无虑甚至与世隔绝。我发出这些提问不是偏帮讲师们将一切制度合理化,更不是要发表什么伟论, 而是希望通过提升本身的素质来得到更多的尊重,更好的发展。当然现今的教学与考试制度还有改善的空间,要怎么改善就要看你有没有勇气发表你的看法和意见。


说了那么多好象跟第一段所提及的新经济模式没什么关联。或许如果有外资想在大马投资三十亿建立亚洲区域最完善的听觉王国,将生产研究培训销售齐聚于大马,而需要一千位听觉学家,这么说就很有关联可是结果极大可能也会是一样。我想说的是虽然严厉的制度可能使很多人无法如愿的准时毕业,不过在严厉的制度下也造就了不少杰出的毕业生,也有不少国大制造冲出大马寻找更好的春天并取得不错的成绩,打响国大的招牌为国争光。与此可见,国大制造绝对有能力面对不同的挑战,绝对拥有足够的竞争力在异国生存。(别误会,不是在自夸)

**不好意思,文笔有点不顺畅。请多多包涵。